乐鱼真人登录入口官网

站在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 川大“电能质量”课程20年育人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 2023-11-07 来源:乐鱼真人登录入口官网

  原标题:站在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 川大“电能质量”课程20年育人硕果累累

  在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有一门专对于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未来,致力于解决重要产业难题、推进高水平发展的课程——《电能质量与控制技术》。

  该课程自2000年开设以来,二十余年如一日专注解决工厂、企业、群众“用好电”问题,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并用科研资源反哺教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电能质量人才,他们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奋斗在各条电气战线,日复一日护航当地能源电力系统,服务全社会用好电,保障群众基本民生。

  7月的蓉城,暑气熏蒸,记者在川大校园内采访到《电能质量与控制技术》课程创始人肖先勇教授、现任课程负责人汪颖教授及他们团队教师,走进这门课程的“前生今世”,一节小小的课堂,如何一步一脚印,孕育成树,结成繁茂的森林。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供电紧张时期,大家很关注电源点建设,认为只要发电厂能发出足够数量的电能,就能满足社会需要,关注点在电能数量,但忽略了一个事实,电能除了数量外,还有质量上的问题。”在1995年前后,肖先勇便敏锐地觉察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彼时,他虽然还在从事行政工作,但经常思考学科和专业发展、思考人才教育培训问题。“当时我就在想如何让企业、工厂从‘有电用’到‘用好电’转变,关注全社会‘用好电’的问题,于是就把电能质量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为此,他深入工厂、变电站、用户,调查供电质量及其影响和危害,深入研究电能质量产生原因、传播机制、分析评价方法、治理措施等,并把科研成果和资源率先用在课堂教学上,把常规电力研究扩展到电能质量方向,并结合市场手段,融合技术经济、营销、管理、运营等知识,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搞科研和培养人才都要有前瞻性,随国民经济发展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必然会从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电能质量必将成为国家重大需求。”肖先勇说。

  2000年,川大电气工程学院正式开设《电能质量与控制技术》课程,创始人、首任课程负责人、主讲人正是肖先勇。从那以后,他的研究领域便和电能质量牢牢捆绑,走上了一条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新赛道。

  2002年,当大部分高校课堂还停留在课堂讲授式教学时,肖先勇打破常规,创新教育学生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自费包车,带学生到成都龙泉供电局、成都石羊场变电站、宜宾供电局、南充供电局、青峰岭电厂等地,去现场观察、测试、分析电能质量上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肖先勇说,希望能够通过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沉浸式教育学生的方式,增强学生体验感和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他还在班上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鼓励动员学生申报政府科技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届四川省科技厅创新(苗子工程)资助项目中,肖先勇的学生便拿了三个,其中一个是重点项目,省科技厅资助了10万元。这个成绩对于本科生而言,无疑价值非凡,鼓舞了一大批学生,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因为这份激励和成绩,他的学生被保送研究生再到直博,博士期间又被肖先勇派到国外联合培养,博士毕业后留在川大当老师,成为肖先勇的同事、助手、科研伙伴。

  这样的薪火相传,让川大电气工程学院“电能质量”领域人才梯队薪火相传、延续不断,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活力。

  2015年,经过多年培养和磨砺,肖先勇的博士生汪颖已成长为电能质量领域知名学者,肖先勇随即把课程的“接力棒”传承给了汪颖,汪颖教授成为第二任课程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20多年持续改进和发展,“电能质量”这门课程已成为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四川大学“探究式-小班化”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是川大电气课程队伍中的一张亮眼名片。

  新时期,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运营模式等,都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这样的变化对《电能质量与控制技术》这门课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汪颖教授和记者说,课程坚持“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需求、面向国民经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内容设计,致力于培育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坚持科教融合、产学协同,针对学科前沿和典型案例,学生分组研讨,老师课外线上线下指导,共同达成目标,形成分析报告,同时邀请知名学者、企业专家进课堂,老师动手制作教具、开发教学资源,把科研资料、数据、案例、资源等抽取出来,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一流教学资源。

  汪颖记得,2016级一位叫王金金的同学,针对电压暂降治理成本高、用户难以负担的问题,在老师启发下,引入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以“租用服务+产权移交”的优质供电运营模式。本科毕业后,王金金继续在英国深造,但是根据她的思路开发的软件系统现已在国内相关企业做初步推广。“还有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桂良宇同学,通过电能质量课程的启迪,在本科阶段就申请了发明专利,毕业后去了阿里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滴灌式’教学和科研训练,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汪颖说。

  “看到这些年轻人的发展,我比他们高兴啊。”肖先勇细数着20多年来培养的一批批学生,无比欣慰地说道。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川大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二十余年来,数不清的学生从他课堂走出,100多名学生跟随他在电能质量领域继续深造,获得了硕、博士学位;1000多名学生成为了行业精英、技术骨干。

  他们中有人被评为四川省劳模,也有人被评为全国劳模。他们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奋斗在各条电气战线,日复一日护航当地能源电力系统,服务社会用好电,保障群众基本民生。

  为了培育学生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肖先勇、汪颖等教师在课堂中融入大量思政元素,让新时期的电力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探讨电能质量的时代价值,讲述电能质量助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鼓励学生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构筑完美的能源电力系统!” 汪颖、肖先勇规划着未来蓝图,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未来的20年、30年。“现实目标是继续做好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探讨研究,培养造就一批杰出人才,擦亮川大电气电能质量与优质供电这张名片,服务于地方、行业和国家发展需求。”

一键拨号 一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