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楼宇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建筑楼宇

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理念、构架和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 2023-12-29 来源:建筑楼宇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于2009年4月30日颁布,并将于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为组织确定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要素和过程,帮助组织实现能源方针和目标,通过统一方法,提高组织能源管理效率和水平。该标准适用于很多类型、规模和提供不一样的产品的组织,可用于第三方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一直在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逐步的提升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结合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控制和适用对象等核心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管理理念和基本概念/构架如下:

  能源管理体系是以“能源”为核心来控制和管理, 组织通过识别能源因素、确定具体的能源目标和指标,并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因此,能源管理体系主要是通过“活动、产品和服务”识别能源因素,围绕“产品实现全过程以及减少外部影响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来确定相关的管理要求。

  组织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涉及到产品实现的全过程,因此,能源管理的控制范围也会涉及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与此同时,由于与组织运行相关的管理运营(例如办公场所和办公车辆等)和生活运营(职工食堂/咖啡厅,淋浴房等)也消耗能源、也同样存在节能潜力,因此也应在能源管理体系的控制范围以内。

  能源管理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即通过管理,将能源消耗控制到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该目标包括组织的“纵向比较目标”以及同行业的“横向比较目标”。

  能源管理在满足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同时,更强调控制的“相对性”,更注重不断挖掘节能潜力、逐步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因素与组织提供的产品以及生产产品的工艺设备紧密相关,因此,能源管理所使用的操控方法同样也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另外,能源管理除要控制对能源利用效率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点外,还要更加关注设备和系统间的合理匹配。

  能源管理体系可广泛适用于高能耗行业(钢铁、电力、冶金、纺织、水泥、纺织、石油化学工业等)生产企业和建筑等领域。

  能源管理绩效是指组织对其能源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的结果。对能源管理绩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合格与否,更应关注节能潜力的不断挖掘,通过与自身历史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与同行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实现“量控”。虽然本标准没有提出具体的能源绩效的要求,但组织应该结合自己的真实的情况,通过监测、测量和评价、管理评审等活动衡量组织的能源绩效,以实现持续改进。

  1、总要求:组织应建立并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应覆盖组织与能源管理有关内部过程和外包过程。

  3、策划:包括能源因素、法律和法规及其他要求、能源管理基准及标杆、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方案等方面的要求。

  4、实施与运行:包括资源,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运行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5、检查与纠正:包括监视、测量与评价、合规性评价、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的方法、内部审核等方面的要求;

  中国节能产业网是以互联网+节能为核心构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节能服务平台。

热门产品

一键拨号 一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