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平台
云平台

能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发布时间: 2024-02-27 来源:云平台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DL/T630-1997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2 部分工作条件第 1 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GB/T15153.1-1998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 2 部分工作条件第 2 篇环境条件》IEC970-2-2 1996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技术条件》 (DL/T687-1999)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476-92 )

  14.投标厂家必须配套提供智能电力仪表、能源管理系统设备,不允许贴牌其他厂家的产品。 15.使用环境要求 室外温度:-20℃~50℃ 室内温度:0℃~40℃ 相对湿度:≤ 95%(温度为 25℃时) 磁场干扰: 20V/M 冲击干扰: 60dbµV 接地电阻:1Ω ,不设独立接地装置 海拔高度1000m 地震烈度:不超过 8 度 安装环境:设备安装运行于室内。 16.设计引用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本系统产品及施工安装一定要遵循下列技术标准和规范。 《智能建筑规划设计标准》 ( GB50045-9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20573-9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电信线路遭受强电线路危险影响的容许值》 (GB6830-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项目施工及检验收取规范》 (GBJ-93-86) 《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O/IEC11801-95)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T7427-87)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9361-1988)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设施的电气干扰试验》 (GB6162-85)

  1.工程详细情况参照招标图纸,所有监测仪表(含互感器)包含在本招标范围内。 2.完成整个能源管理系统主站、通讯管理装置、现场测控硬件、软件及接口调试、安装、培训及质 保期的售后服务等工作内容。 3.能源管理系统要预留接口,便于后期监测点增加时减少设备投资系统扩容。 4.中标后 5 日内,中标单位须提供系统技术文件给设计院,配合设计院出图。 5.中标单位在合同签订后 7 日内将监测仪表及技术文件交付配电箱(柜)生产厂商,由配电箱(柜) 成套厂家负责完成仪表的柜内成套安装与接线, 所有规定信号需要上柜内端子排, 并随开关柜一起 运到现场。 6.安装好后,中标方应安排 3~5 人次的技术培养和训练。 7.保修期满后免费软件升级,替换元器件不应高于投标价,并免费安装。设备出现故障时,维修人 员 12 小时内到达现场。 8.投标方技术资格要求 9.企业和生产的计量产品必须取得国家、 地方主管部门的计量合格确认书, 必须取得国家 CMA、 CMC、 MC 认证。 10.投标方提供的能源管理系统设备必须是经过专门设计用于能源管理的工业级成熟成套系统设备, 不得采用分散独立产品组合集成式装配装置,不得使用正在试验的产品或不成熟的能源管理系统。 投标方必须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能源管理系统所有主要设备的说明书,外接端子图,设备尺寸图,设 备照片等等资料。 11.投标方所提供能源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必须是具有自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投标方提供的产品 必须有多个大型能源管理系统使用案例。 投标方须提供详细的工程业绩清单、 有效的合同与证明文 件,并列明工程名称、开始/竣工日期、地点、联系人和联系电线.投标方必须在报价的同时按规范提供二次深化设计图纸。投标否则按废标处理。 13.投标方应具有全国性专业能源系统技术服务队伍,并列明有关服务人员和常设全国免费服务热 线电话,并提供有关服务承诺。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设备端子和导体终端的标识》GB/T 4026 《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 导体颜色或字母数字标识》GB/T 794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EC60439.1-1999 《北京市区域标准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项目施工PROC七分册》DBJ/T 01-26-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BD 系列华北标图集和图纸指定的所有图集。 北京市其它相关区域标准、文件、规定等 及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工程强电专业施工图的相关设计文件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31 号)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运行与管理规范》国家建设部 17.投标方若使用与上述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应加以详细说明。投标方应提供用于替代的标准和规 范以及差异点对照表。 当投标方推荐的标准和规范等同于或优于被替代的标准和规范时, 才可被买 方接受。 18.标准和规范的冲突处理: 标准、规范之间发生冲突时,采用要求最为严格的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格书要求之间发生冲突时,采用其中最为严格的要求。 19.技术规范 19.1 设计目标

  本系统的设计一定要保证使建筑物达到绿色建筑三级的节能要求。 这是根本要求。 满足的功能设计目 标有: 整体设施能耗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实时性 为确保本系统的配置能够很好的满足对设施各用能点的全面覆盖, 设计应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和智能检测技 术,采取了合理数据架构以保证能耗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 系统的高度综合可靠性/可用率 一定要采用真正全分散数据库结构和系统结构,确保支持从硬件、测控总线网、到监控主站的多重 冗余,以便充分保证系统可靠性和可用率。 19.2 易用与经济性 本系统必须是一个方便运行管理者使用和维护的系统, 并且能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和整个供能系统 运行成本的降低;提供设施用能安全、系统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多种告警手段。 19.3 防侵入安全性 考虑到系统的安全防范,包括系统的联结和操作授权,硬件设备的操作授权等。系统在与其他局域 网甚至广域网的联结上必须要提供完整的授权和审查机制,保证用户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设备和信息, 形成一个完整、可靠的安全体系;硬件设备的操作也必须有相应的密码防范体制。 19.4 软件平台开放性与系统可扩展性 采用国际标准平台软件,不能采用自行开发的专有软件,以确保支持 COM/DCOM、ActiveX 等应用工 具和 ACCESS、SQL、Oracle、Sybase、Informix、DB2 等国际标准数据库连接;具备国际标准 OPC 应用功能,并能支持主流管理软件平台。 19.5 成套可维护性 为保证能源管理系统数据综合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 保证各区域设施数据流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系 统设计一定要采用成套化的通讯设备,也便于后期的维护。 19.6 数据共享 能源管理系统一定要满足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联结所要求的系统开放性和兼容性, 确保能提供对国际主 流厂商硬件和系统互联的支持,软件采用真正分布数据库,实现多系统的无缝联结;其他管理系统 可直接引用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数据,无须另行增加能耗参数采集设备,节省投资。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30000 小时; 能耗数据监测单元、通讯成套装置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50000 小时。 能源管理系统内 CPU 的负荷率在正常状态下任意 30min 内小于 35%, 在事故情况下 10s 内小于 50%。 19.12 系统通讯装置技术方面的要求 接口:见图纸设计。 支持国际标准通讯协议包括 MODBUS RTU/TCPIP、101、104、PROFIBUS 等; 自持电源:全负载 30 分钟; MTBF:≥50000h 防护等级:不能低于 IP41 结构:要求装置结构紧凑便利,支持将来光缆引入。 能耗监测单元技术方面的要求 中标厂家提供的智能电力仪表一定要满足计量与能源管控各种需要, 适应任何负载情况, 确保精度要 求。 19.12 各回路的功能要求如下: 高压回路:测量每一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U、I、P、Q、Cosφ 、kWh、kVarh、f 等) ;测 量电流/电压 2-31 次谐波和谐波畸变率;测量和显示电流/电压三相不平衡度; 三相电流电压的 128 电/周波的波形采样功能,显示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实时波形;显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 谐波棒图,以基波作为参考,实时查看各相电压和电流的谐波含量;配有标准的通讯接口。 低压进线、联络和有源滤波器回路,配置多功能数显仪表,测量每一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力参 数(U、I、P、Q、Cosφ 、kWh、kVarh、f 等) ,同时监视和远程控制回路的开关状态;测量电流/ 电压 2-31 次谐波和谐波畸变率;测量和显示电流/电压三相不平衡度的;测量和显示电流/电压三 相不平衡度的;配有标准的 通讯接口,

  19.7 系统架构要求 本能源管理系统应该包括系统主站、 系统主干数据网络、 就地总线测控网络及就地能耗监测单元构 成。 19.8 系统主站 系统主站应配置系统服务器和监控主机, 对整个设施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集中查看与管理。 其他的智 能化系统包括设施级的管理信息都从监控主站获得需要的能耗数据。 同时, 系统主站还须配置报表 打印机、告警管理设备和网络通讯设备等,系统成套设备都应该具备一定时限的自持电源。 19.9 系统主干数据网络 系统主干数据网络包括通讯成套装置必须确保主干数据传输. 19.10 就地总线测控网络 就地总线测控网络包括通讯成套设备、现场总线测控网络和能耗监测单元。 就地总线网络须具备灵活的组点、高抗干扰特性和良好的系统兼容性与开放性。 19.11 系统总体技术方面的要求 测量装置测量值综合误差≤0.2%,能源数据≤0.5%; 遥信信号响应率 100%; 遥控正确率 100%; 从数据采集及保护单元输入模拟量越死区到工作站 CRT 显示≤2 秒; 从数据采集及保护单元输入状态量变位到工作站 CRT 显示≤2 秒; 控制及调节命令传送时间(从按执行键到 LCU 输出)≤1 秒; 全系统实时数据扫描周期:2-3 秒; 画面实时调用响应时间: 实时画面≤2 秒,其它画面≤3 秒;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 2-3 秒,可调; 打印报表输出周期:按需整定。 系统可用率≥99.99%;

  低压馈线回路: 配置多功能数显仪表, 测量每一线路或设备的全部三相电量 (U、 I、 P、 Q、 Cosφ 、 kWh、kVarh、f 等) ,同时监视和远程控制回路的开关状态;具有多时段分时电能计量;配有标准 的 通讯接口,

  楼层配电箱(柜)回路: 配置多回路监测管理单元, 测量配电箱(柜)的所有出现回路的全部三相或单 相电参量(U、I、P、Q、Cosφ 、kWh、kVarh、f 等) ,同时监视每个回路的开关状态;具备环境 温度和漏电流监测,防止漏电和火灾异常状况;配有标准的 通讯接口,每个配电箱(柜)的仪表采 用导轨式安装于配电箱(柜)内。 19.13 系统功能要求 系统一定要采用简体中文 WindowsXP 或 Windows 2003 操作系统软件,具备国家软件知识产权证书。 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19.13.1 监控画面 采用建筑模拟图、 电力系统图和配电干线图等模拟画面, 实现对招标范围内的建筑基本情况和电能 各分项负载能耗参数的直观监测管理。 19.13.2 数据采集与存储 采集的数据来自现场能耗监测单元,主要参数包括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计量、 功率因数、频率、开关分合状态等。系统可对采集的数据来进行有效性验证和分项统计,并存储与历 史数据库中,系统可保存长时段(多年)的历史记录。 19.13.3 设备状态监视与报警 对于照明、空调、动力配电箱(柜)等所有装设了管理装置的能耗设备,在系统主站均可对其进出线 回路进行状态监视和能耗数据监测管理。 19.13.4 能耗数据分析管理 能耗数据分区分项统计与显示:根据各回路的负载类别进行分类分区分项统计,如照明总能耗,空 调总能耗, 各功能区照明能耗 (走廊和应急照明用电、 室外景观照明用电等)、 各功能区空调能耗(冷 热站用电、空调末端用电等)、各功能区通风能耗、动力能耗(电梯用电、水泵用电、通风机用电) 等;统计数据采用报表、柱状图、饼状图形式呈现。 19.13.5 建立能耗指标管理:根据设施的负载能耗状况及统计分析,建立分项分区的能耗指标和建 筑总能耗指标(均折算为标准煤量),如总用电量、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单位空调面积用电量、站 台层照明总用电量。各类能耗指标以饼图、柱状图、线 能耗逐时读数列表:可生成各数据的逐时原始数据列表,同时可统计生成逐日、逐月、逐

热门产品

一键拨号 一键导航